437必赢会员中心纲要教研室举行集体备课
2018年3月20日上午,我院“纲要”教研室在人文楼三楼会议室举行第二次集体备课,教研室全体任课老师参加,教研室主任杨艳老师主持,主备人为解璇老师,备课内容为课程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首先,解璇老师简要回顾第一章所学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导入第二章的教学内容: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的不同阶级对中国的出路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探索:一是天平天国运动,二是洋务运动,三是维新运动。
其次,在对以上三个知识点进行简要梳理后,解璇老师就如何抓住本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一是关于天平天国运动。教材称之为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旧式农民战争相对于新式农民战争而言的,何为旧式农民战争?何为新式农民战争?“最高峰”有两个参照系:近代以前的中国传统农民起义,诸如陈胜、吴广起义等,还有近代时期的其他反清起义,诸如19世纪中叶爆发于淮北大地的捻军起义等。
二是关于洋务运动。在讲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时,也要看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一方面洋务派认可中国的“体”,诸如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制度等;另一方面承认西方的“用”,诸如西方的经济和技术等。
三是关于维新运动。维新运动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维新派提出的变法措施,意味着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已经从洋务运动的“器物”转至“制度”。
最后,教研室各位老师对解璇老师讲授本章知识点的思路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同时也谈了自身的一些想法,此次集体备课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