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学>>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2016年修订版)

2016-06-12   人文社科学院 审核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供本科各专业使用)

Ⅰ 前言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战略部署。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八大以后党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传的科学体系。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内容简介:包含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召开以后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一系列重大思想观点、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它们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突显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前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基本要求:完整地、准确地、简明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和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战略部署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总的方针政策,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法医学、麻醉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学、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英语、翻译、英语教育、商务英语、物联网工程、信息与计算、医学信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等所有本科专业。

现将大纲使用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均有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体系完整和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灵活处理教学中的问题。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0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4学时,实践学时54学时。

四 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本书编写组,2015年修订版。

II 正文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准确的认识。

二 教学要求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 掌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 熟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3 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掌握: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2 熟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3 了解: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2熟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理论成果的精髓、

3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鲜明的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期,是第一次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没有结束,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断地同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的涵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4)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

1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2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2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3 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1)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来。

(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3)提出“三个有利于”,邓小平理论最终形成。

2 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3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社科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精髓。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我国正处於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来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一起问题。

3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布局。

6 实现祖国完全同意的理论。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同意,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的利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和所有国家友好合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9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要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鲜明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 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第四节 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 什么是思想路线

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立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2 正确的思想路线反映着思维和认识的规律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对于正确地制定和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毛泽东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早倡导者。

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的信中,首次使用了“思想路线”一词。在1930年5月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1937年7、8月间撰写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提倡“共产党员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并提出了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解释,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态度和党性原则高度。这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

中共七大把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确立为全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七大以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继续发展与丰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领导全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新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恢复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中断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0年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作了概括。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改进工作方法》)。

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与时俱进”的思想,并把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在一起,使原本包含在实事求是中的创新思想更加明确。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被提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度,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最早是由邓小平概括的。他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就是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2 理论联系实际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更要注重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要搞清实际,不仅要有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更要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

3 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的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际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3)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要做到实事求是,又必须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

因而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所以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要判断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实事求是,是不是达到了真理性的认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 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 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 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及其基本经验。认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和三大法宝,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经验。

二 教学要求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征

1 掌握: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2 熟悉: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3 了解:近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2 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3 了解: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 熟悉: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基本经验

3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并且要取得胜利,就必须了解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 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变为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社会逐步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着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着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腐朽的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1914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发生,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转变为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阵线的一部分。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1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人和朋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着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它在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和改造小私有制。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它包括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它包括新民主主义的国体和政体。

(1)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

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2)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

与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相适应,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选择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党成立初期,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开展工人运动,对发动农民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缺乏足够认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创建农村根据地的过程中,分析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内容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受封建主义压迫;外无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中国无产阶级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组织武装起义。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近代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同盟军和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城市,农村是其薄弱环节。共产党只有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积蓄革命力量,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进而夺取城市政权。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自然经济的广泛存在,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造成军阀割据,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缝隙,也是农村革命根据地村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必须正确处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3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它独创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在总结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它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大国进行革命的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发展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前提。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经验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上世纪中叶,在我国进行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 教学要求: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 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 熟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 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事例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 掌握:“一化三改造”的过程

2 熟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 了解:和平过渡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 掌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2 熟悉: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3 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相伴随,社会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因素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政治上都居于领导地位,但是非社会主义因素仍然占有比较大的比重。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存在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1953年12月形成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造”或者“一体两翼”。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积极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从1953年开始,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全面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互助合作的道路实现的。

对手工业的改造和农业的改造是同步进行的。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形式上采取从手工业供销小组到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逐步推进的步骤和方式;坚持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办法,逐步引导他们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从总体上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

2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改造的方针。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贯彻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实行从手工业供销小组到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逐步推进的。

3 以和平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运用和平的方式,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对小农经济进行改造,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用“和平赎买”方式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设想。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

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巨变。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从一个长期遭受外国的殖民侵略的国家变成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从一个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逐步变成一个经济繁荣、全面进步的国家。这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阶级关系的最根本的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它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积极影响,也为其他相对落后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及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一个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

充分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套索的理论成果;掌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二 教学要求: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套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1 掌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 熟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3 了解: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 掌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2 熟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

3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教训。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 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简介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了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不是对抗性矛盾。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分别用转正和民主的方法来解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解释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穿凿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并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鉴于中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毛泽东指出,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这是维护国家独立、同意和安全,实现国家富强所必须的,是毫无疑义、必须肯定的。但同事必须充分主义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1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2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3 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4 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5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7 关于科学和教育。

8 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9 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等。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十几家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6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点,深刻理解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意义,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

二 教学要求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

2 熟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 了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 掌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2 熟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3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课题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三大曾从我国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经过10年的认识和实践,党的十五大更加全面地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富裕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国际比较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做出新的概括: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统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进程必然经历若干具体阶段,不同时期显现出不同阶段性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成熟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1987年党的十三大这是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

(3)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 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教学目的

充分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内涵;掌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掌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

二 教学要求: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1 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2 熟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 掌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 熟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 了解:坚持科学发展

(三)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 掌握:“三步走”发展战略。

2 熟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 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并认为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事物,归根到底就是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980年5月,针对一些人因为党的政策调整而产生的对社会主义的种种困惑和疑虑,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1985年8月,邓小平在一次会见外宾的谈话中说,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

1986年9月,邓小平再一次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1990年12月,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是共同富裕。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 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1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 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3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室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988年9月,邓小平进一步强调,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室生产力,试试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室第一生产力。

(三)坚持科学发展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1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 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3 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党几代领导集体制定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一) “三步走”发展战略

1 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

2“三步走”发展战略

1987年 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地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

(1) 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2) 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3) 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何谓小康

邓小平认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2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系带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2 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改革开放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使学生懂得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些基本道理;掌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了解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深刻理解对外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 教学要求

(一)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 掌握: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 熟悉: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1 掌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 熟悉: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3 了解:全面深化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 掌握: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2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 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实行改革开放,有着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内背景:“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灾难,我国各方面都处于崩溃的边缘。乱久思治,穷则思变。纠正错误,扭转局势,成为人心所向。

国外背景: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更快发展,我国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巨大的竞争压力,使党和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要赶上时代,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从改革的对象、目的、原则和方法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

(2)“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科学内涵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我们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2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中国改革是整体推进式改革

(2)体制改革具有广泛性和全方位性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1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2 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3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

1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发展是核心,是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的目的所在。改革居于首位,对于发展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稳定的最可靠途径。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中,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接受程度统一起来。

3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

(一)扩大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1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2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 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4 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1)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立足点。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排斥对外开放,相反对外开放能够提高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为独立自主提供更好的条件和基础。

(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30多年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发展如何推进,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战略。

(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

2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

3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4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了解党的认识从“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间不短丰富、日趋完善的生动历程,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二 教学要求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掌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 熟悉: 社会主义市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3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 掌握:了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 熟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 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熟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

3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掌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2 熟悉:保障和改善民生。

3 了解: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 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2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梳理生态文明理念。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我们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应该肯定,也曾取得过明显的成就。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走进了僵化、教条的死胡同,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对这种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点:

1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2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喝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

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还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突破了传统观念,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并第一次提出,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4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观点。

5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6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7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8 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9 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10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原则。

11 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十六大报告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 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2 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3 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取收入的参照标准。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对过去平均主义分配政策的否定,是在坚持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给予非公有制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必然相应实行非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如按个人劳动和经营额取得个体经营收入,按经营成果取得经营风险收入和级差收入,按资本取得利润收入等。

即使在公有制范围内,由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个人投资比重的增加,个人收入中除按劳分配以外,按生产要素分配已经成为事实。

(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2 经济发展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国情。”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

中国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5 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三)全面依法治国

1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2)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对其的科学涵义进行了明确表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

3 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3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4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理想决定行动。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2)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

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建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加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梳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梳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良好生态环境是任何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2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1 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2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3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了解我们党和人民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掌握“一国两制”的确立过程、基本内容,深刻理解"一国两制"理论的重大意义,认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新形式下的坚持和发展。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二)熟悉: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扫清了障碍;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起点;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局面。

(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中国共产党历来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

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1955年首次提出了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1960年提出了“一纲四目” “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

(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任用;

(2)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

(4)互约不派特务,不作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1 香港问题的解决

2 澳门问题的解决

3 香港、澳门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

(四)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1 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2 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3 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4 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 教学目的

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中国和平外交原则的内容。理解中国当代国际战略的特点以及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二 教学要求

(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1 掌握: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熟悉: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 了解: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 掌握: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熟悉: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3 了解:试试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形成的依据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 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1)毛泽东提出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2)毛泽东提出的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

2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的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必然性。

(2)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军事力量是关键因素。

2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面队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八大重申,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 从国际来看,意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二是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中断。三是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发挥后发优势条件更多。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

2 从国内看,一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固。二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三十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政府能力增强。四是制度优势日益显现。同事,也面临着挑战:以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1 根据:

(1)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2)是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3)是机遇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 意义:

(1)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避免了那种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

(2)带给世界更多的机遇。

(3)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引导国际格局演变和国际体系变革。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外交思想指导下,在新中国外交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外交思想,更加强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赋予了新的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丰富、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一条线”到“真正的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由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所决定的。符合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各管要求。;必须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风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重在推进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

维护世界和平、租金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坚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一 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二 教学要求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 掌握: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2 熟悉: 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3 了解: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1 掌握: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 熟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 了解: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 掌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2 熟悉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3 了解: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 掌握: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2 熟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

3 了解: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一切为了人民

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1 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2 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3 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改革开放以来,党着眼于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深刻总结和洗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把人的全面发展摆在重要位置。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1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 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3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劳动者,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他们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即使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工商业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加强和巩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在新的历史时期,虽然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决不能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具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第四节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一)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3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

(1)革命化始终是第一位,决定着军队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为实现我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

(3)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

2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3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是解决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使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

(3)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

(二)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 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

2 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

3 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

(三)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1 调整优化作战力量结构

2 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

3 推进作战要素融合集成

(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军民融合,源于党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思想。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训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国防动员体系。紧紧依靠人民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一 教学目的

正确理解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怎样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二 教学要求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 掌握: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 熟悉: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3 了解: 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 掌握: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 熟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3 了解: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呢?这是因为:

1 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3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内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1 坚持中国现代化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 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 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1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 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

3 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当要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2 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3 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第二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1 执政考验。

2 改革开放考验。

3 市场经济考验。

4 外部环境考验。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小计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权当面前,必须保持清醒认识。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的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符合党的宗旨要求,保持纯粹清正的状态。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上。

Ⅲ 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 实施机构

本课程由人文社科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执行。

二 组织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负责教师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等,学院和教研室进行不定期教学检查。

三 教学方法

(一)理论教学:以传统理论讲授和启发教学为主,辅之以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在合适的章节,采取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形式。核心内容重点讲授,其他内容一般介绍。

(二)辅导形式:课堂答疑、课下辅导、网络查询。

(三)课堂汇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3至7人,指定一名小组长,由组长将本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教师对汇报现场点评和评分(百分制)。

(四)实践教学:利用暑假时间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并撰写实践报告。

考核办法

本课程考试采取考核方式进行,由平时成绩、考勤、课堂PPT汇报、实践报告等四部分组成,总评成绩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20%)+考勤(5%)+课堂PPT汇报(35%)+实践报告(40%)=总评成绩(100%)

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简称“概论”教研室)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实践教学,分三步实施。

一、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

(一)目的要求

1.深入社会、地方,了解国情、省情、民情,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2.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3.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了解生产过程,了解劳动人民的工作、生活状况,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增强劳动观念和实践第一的观点,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内容方法 (每个学生可任选一项)

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城市某一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②农村、城市社会主义改革某一方面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③城市、农村某一区域医疗、卫生状况调查及分析;④采访先进人物、先进事迹;⑤社会热点问题。社会调查必须进行实地考查,据实采集材料,经过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内容、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社会调查可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采取个人单独完成和小组集体完成两种方式。

2. 劳动锻炼。劳动锻炼是指到农村、企业、社区、医院与劳动者一道从事某项生产活动。劳动锻炼时间不少于7天。在劳动锻炼期间,应与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学习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增强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

3. 口述历史是运用录音和记录收集、保存和传播即将逝去的声音,然后整理成文字稿,并对其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范围:围绕20世纪30-80年代的记忆:红军长征在贵州、贵州解放、社会主义改造、五七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等。

(三)几项具体要求和规定

1.调查报告写作要求:须注明调查对象、时间、地点,范围和主题,以及调查的主要方法。将调查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依据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并提出自己看法或建议。调查报告须取得调查对象的证明或加盖调查对象单位的公章。(2000字以上)

2.劳动锻炼结束后,本人写出劳动锻炼的总结报告。总结内容要有:下乡、厂、医院锻炼的基本情况;劳动的切身体验和感受、主要收获和取得的成效,应请劳动锻炼单位的有关领导为自做出鉴定,并加盖单位公章。(2000字以上)

3.口述史制作程序:制定采访计划,确定3-5人为采访对象,注明采访方式、时间、地点、次数等,充分运用各种采访技巧,获得真实资料。整理出口述文字后,可以写一些访谈感受,进行必要的归纳、小结,最后由被采访人签字。(2000字以上)

4.社会实践内容严禁下载、抄袭,否则抄袭与被抄袭者实践成绩都不及格。

5.社会实践作业必须用A4纸打印或抄写(便于装订、保存)。

6.请同学在进行社会实践注意安全!严禁到环境危险或复杂的地方活动。

(四)社会实践参考选题

1.某地(村、乡、县、社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2. 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

3. 某社区,村、镇社区医疗和合作医疗情况调查。

4. 某地医院或某医院医患关系调查。

5. 某地(乡、村)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

6. 某社会精英人生道路或某大学毕业生成才道路的调查。

二、对全体学生社会实践动员和培训

“概论”教研室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深入社会、地方,了解国情、省情、民情,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在每学年春季学期联合“纲要”教研室教师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概论”教研室主任谷松岭教授给“纲要”教研室教师进行 “概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教学的培训,介绍实践教学的相关要点,利用《纲要》课间时间动员和培训全体学生参与《概论》课社会实践,并布置相关暑期实践作业。经过动员和培训,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学生的响应。

三、结合学校专业特点、教师科研项目加强对暑期社会实践指导

“概论”教研室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建立了一套评判和激励制度。在继续维持原有实践教学方案的基础上,“概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中对“调查参考主题”进行了拓展和补充。一是为了更好的让医学院的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展实践教学。二是为了鼓励本科生开始初步了解科研,参与到教师科研工作,希望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们接触科研,加入科研。

四、完成对所有社会实践成果评判

对暑期社会实践规范要求为:考察报告要有统一的封皮(题目、作者、班级、学号);用A4纸手写,正文字数2000字以上,题目自拟,调查、采访等应附有照片、图片等。每份实践报告老师都要批改,并要求有分数,作为《概论》课成绩40%。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3至7人,指定一名小组长,由组长将本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教师现场点评和评分,分数占《概论》课成绩35%。

Ⅴ 教学时数分配表

讲课内容

教学手段

时数

类型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讲授、

课堂PPT汇报

8

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课堂汇报社会实践内容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讲授、

课堂PPT汇报

4

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课堂汇报社会实践内容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讲授、

课堂PPT汇报

4

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课堂汇报社会实践内容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讲授、

课堂PPT汇报

2

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课堂汇报社会实践内容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讲授、

课堂PPT汇报

4

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课堂汇报社会实践内容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讲授、

课堂PPT汇报

4

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课堂汇报社会实践内容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讲授、

课堂PPT汇报

4

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课堂汇报社会实践内容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讲授、

课堂PPT汇报

10

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课堂汇报社会实践内容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讲授、

课堂PPT汇报

3

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课堂汇报社会实践内容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讲授、

课堂PPT汇报

3

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课堂汇报社会实践内容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讲授、

课堂PPT汇报

4

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课堂汇报社会实践内容

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讲授、

课堂PPT汇报

4

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课堂汇报社会实践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

学生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

54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合计


108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