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必赢会员中心人文基础教研室于3月19号(周一)下午16时就通识课《中国传统文化》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由教研室主任杜敦科老师主持,盛应文老师主备。集体备课内容为《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章《多彩的传统社会生活》,人文基础教研室所有成员以及本课程的其他任课老师都参加本次集体备课。
本次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明确达成各种共识做到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目的等。本章第一节《纪时与历法》教学重点在于何谓“纪时”、何为“历法”,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增进人文素养。教学难点为思考“纪时”与“历法”的关联性,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作出独立解读。教学目的则在于介绍与讲解“纪时”,“历法”的基本内涵,带领学生熟悉并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精神面貌,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由古及今的变迁有基本了解,培养对现代科技为代表的西方文明的解读,消解盲目崇拜与消极抵制的误区。第二节《绚丽多姿的传统服饰》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服饰的基本特点。难点为理解“冠礼”和“笄礼”被赋予的意义。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古代文化与当下生活方式的比较,自主地萌发文化认知的热情,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开发独立思考、人文素养、精神境界等文化取向。
本次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同时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最后各位老师就如何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对通识课的兴趣和教学效果,以及如何更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体作用进行了激烈探讨。

